春意影院普通用户转户区,日韩综合,欧美日韩成人电影免费看,欧洲精品激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2011-00201 分類: 農業、林業、水利、意見
發布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成文日期: 2011-03-15
名稱: 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若干實施意見
文號: 粵府辦〔2011〕17號 發布日期: 2011-03-29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若干實施意見

發布日期:2011-03-29  瀏覽次數:-

  
  


粵府辦〔2011〕17號

━━━━━━━━━━━━━━━━━━━━━━━━━━━


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業綜合開發

工作的若干實施意見

?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于加強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9〕63號)精神,加強我省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充分發揮農業綜合開發在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作用,經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提高認識,進一步明確農業綜合開發的形勢和任務

  農業綜合開發是政府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有效手段,是發展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重大措施,是加強農業基礎建設、提高農業生產力、促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做好新形勢下的“三農”工作,必須進一步發揮好農業綜合開發的關鍵作用。促進農業穩定發展,特別是保障糧食安全和農產品供給,必須把農業綜合開發作為重要工作抓手;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把農業綜合開發作為有效政策工具;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現代農業強省,必須把農業綜合開發作為長期的戰略任務。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省農業綜合開發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要求,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核心,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促進農民增收為主線,繼續加大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投入,以糧食大縣為重點,支持高標準農田和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努力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提升農業整體效益和競爭力。

  二、突出重點,繼續強化土地治理和產業化經營項目建設

  繼續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規劃布局,提高建設標準和投資標準,因地制宜實施土地治理項目。重點支持產糧大縣和農業大縣推進現代標準農田建設,以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為重點繼續抓好中低產田改造。認真組織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努力建成樣板工程。堅持田水路林山綜合治理,農業、水利、科技等綜合措施配套運用,重點完善水源工程、灌排渠系工程和機耕道路,加大大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力度,改善現代農業生產條件。加強小流域綜合治理和農田林網建設,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支持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生態農業和農業循環經濟,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繼續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建設。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加大產業開發力度,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支持農產品儲藏保鮮和產地批發市場建設,推進種養加、產供銷一體化,培育效益農業示范區。以項目區帶動形成重點優勢產業帶,加強優質特色高效農產品種植養殖基地建設,推動分散的產業布局形成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大力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增強其輻射帶動能力,完善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繼續加大對油茶、桑蠶等山區特色產業的扶持力度。

  推進兩類項目有機結合和相互促進。按照“依托龍頭建基地,圍繞基地建龍頭”的原則,統籌安排土地治理和產業化項目,鼓勵土地治理項目為龍頭企業建設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引導龍頭企業到土地治理項目區組織原料生產,以兩類項目的結合,促進區域優勢主導產業發展,促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緊密融合。開展土地治理項目與產業化項目配套試點,對兩類項目相結合的項目,給以優先支持,積極支持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申報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

  三、加大力度,大力提高農業綜合開發科技應用水平

  逐步增加農業綜合開發財政資金對科技的投入,集中安排和使用科技推廣資金,扶持科技成果推廣應用項目。以土地治理項目區為載體,精心組織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科技推廣項目,發揮項目示范作用,重點支持良種良法的推廣應用,積極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的農產品加工工藝和技術。支持基層農技推廣服務機構能力建設,推動農業科技進村入戶,加強農民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的科學種養水平。積極探索農業科技推廣的新模式,鼓勵產學研、農科教結合,支持農技推廣部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同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合作,充分發揮各類單位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獨特作用,努力提高農業綜合開發科技水平和效益,把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建成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有效促進農業科技進步。

  四、創新機制,多渠道增加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投入

  繼續完善“國家引導、配套投入、民辦公助、滾動開發”的投入機制。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加大對我省農業綜合開發的投入。建立財政性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穩定增長機制,根據財力狀況適當增加省級農業綜合開發專項資金。各級財政要將農業綜合開發財政配套資金列入預算,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各農業綜合開發縣(市、區)政府要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優勢互補、各記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則,以規劃為導向、以產業為紐帶,統籌安排、整合使用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和其他支農資金,提高財政資金集中使用效益。加強與金融機構合作和招商引資力度,創新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融資平臺,吸引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入。充分發揮農民群眾在農業綜合開發中的主體作用,按照有關管理規定,鼓勵和引導項目區廣大農民群眾自愿為其直接受益的項目建設投資投勞。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積極探索采用先建后補、邊建邊補、以獎代補等形式,鼓勵和引導各方增加投入,自下而上籌集農業綜合開發資金。

  五、積極探索,不斷完善農業綜合開發內容和機制

  逐步擴大農業綜合開發范圍,爭取增加國家開發縣數量,逐步將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耕地面積5萬畝以上的縣(市、區)全部列入省農業綜合開發范圍。結合我省山林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實際,探索將山地林地資源開發、標準漁塘建設等納入農業綜合開發范圍,不斷充實開發內容。以“條件具備,農民自愿,地方政府規劃,農業綜合開發參與,組合各種資金建設新農村”為原則,引導各類支農資金統籌使用,積極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優化資金項目投向,結合區域和產業發展規劃,綜合考慮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統籌安排資金和重大項目,堅持規模開發、連片開發,優先安排實施迫切性強、經濟社會效益好、示范帶動能力強、開發潛力大的區域。開展農業綜合開發省級示范區建設,通過集中投入、連續開發,努力把項目區建成規模農業、特色農業、效益農業示范區。

  堅持資金競爭分配、項目競爭立項,深入推進農業綜合開發競爭性分配改革。進一步完善按綜合因素法分配資金的做法,增加績效因素比重,深入推進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競爭性分配改革,努力提高支農資金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確保資金規范分配、安全運行和有效使用。全面推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競爭立項,新增農業綜合開發縣(市、區)、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工程項目和產業化經營項目實行全省性競爭,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由各農業綜合開發縣(市、區)負責組織競爭。

  六、嚴格規范,切實加強農業綜合開發資金項目管理

  農業綜合開發實行資金和項目管理有機結合,以資金確定項目規模,以項目為單位管理資金,爭創支農資金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示范區。加強項目前期工作,嚴格執行專家評審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項目法人制,完善競爭擇優的選項立項機制。對項目資金實行專人管理、分賬核算、專款專用,全面推行財政資金縣級報賬制和國庫集中支付制。落實資金和項目公示制,強化監督檢查、綜合評價和績效管理,實行獎優罰劣。推行項目建設進度通報和重大問題掛牌督辦制度,健全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完善項目建設考評機制。加強建后工程管護,創新管護模式,明確管護主體,落實管護資金,保證農業綜合開發建設成果長期發揮效益。

  七、加強領導,進一步增強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合力

  農業綜合開發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配套措施多,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理順管理體制,進一步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力度。各地級以上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按照機構編制的有關規定,從有利于農業綜合開發事業發展出發,理順農業綜合開發管理體制,充實人員力量,保障工作經費。要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強化為農服務意識,加強對農業綜合開發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管理,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各地要完善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機制,嚴格落實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形成一級抓一級的工作格局,切實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級財政部門和農業綜合開發管理機構要主動加強與各有關部門的溝通聯系,及時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為農業綜合開發創造良好的條件。

?

?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一年三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