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影院普通用户转户区,日韩综合,欧美日韩成人电影免费看,欧洲精品激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首頁 > 要聞動態 > 政務專題 >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 廣東在行動

多個不同源頭,德爾塔變異株多面突圍!面對此次國內疫情 “老廣”該怎么辦?

時間 : 2021-08-11 09:20:32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剛剛從本土“5·21”疫情中緩一緩的廣東人,再次面對德爾塔變異株的來襲。

  近日,南京機場引發的疫情影響面越來越廣,目前已波及全國10多個省份,廣東中山、珠海已有關聯的感染者。

  除了南京機場及其關聯的疫情,國內還有鄭州、廈門、云南、上海、海口等地出現了獨立的新冠肺炎感染源,均為德爾塔變異株。

  境外輸入病例不斷,境內感染風險增加,與之前的疫情相比,這次疫情有哪些不同?廣東有哪些應對措施?

  國內疫情

  有至少6個不同源頭的德爾塔變異株

  一開始,對于南京機場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大家都沒想到影響會這么廣泛。

  機場、醫院、隔離酒店,這些都是感染風險比較高的地方。此前,國內的散發疫情也大多出現在這些關鍵場所,只要防控措施到位,疫情擴散風險仍可控。

  但這一次,突圍的是德爾塔變異株。

  德爾塔變異株最早發現于2020年9月印度報告的新冠肺炎病例中,目前已在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流行,成為全球新冠大流行的主要病毒株,具有傳播速度快、體內復制快、轉陰時間長等特點。

  就在不久前,廣東在國內首次迎戰德爾塔變異株。鐘南山院士提醒,過去密切接觸者的概念已經不適用于德爾塔變異株,劃定密接的范圍要更大,時間要更長。

  如今,國內疫情多點散發,據悉,從7月初至今,國內至少有6個不同的源頭,都是德爾塔變異株引發的疫情。其中,4起都與機場有關,影響最廣的就是由南京機場引發的本土疫情。

  7月20日上午,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工作人員定期核酸檢測中,發現9名保潔人員核酸陽性。溯源發現,疫情源頭為7月10日的俄羅斯CA910入境航班。保潔員同時負責國內和國際航班的垃圾清運,有可能感染后傳播給了機場其他工作人員。

  從感染到被發現,中間隔了10天的時間。沿著縱橫交錯的國內航線,德爾塔變異株快速在國內傳播開來。

  正值暑期,湖南張家界吸引了眾多游客,“魅力湘西”大型表演又因人員聚集為病毒傳播創造了條件,讓張家界成為了第一個疫情傳播次中心。自7月29日至8月9日,張家界市累計發現本土確診病例53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3例。

  正當南京、張家界采取嚴格的防疫措施“滅火”時,江蘇揚州因為一個人的瞞報,引燃了疫情之火。

  據揚州公安發布的消息,7月21日,64歲的毛某寧離開已經采取封控管理措施的南京居住地,居住在其位于揚州市邗江區念四新村的姐姐家中。此后,她沒有主動向社區報告南京旅居史,并頻繁活動于揚州市區多處人員高度密集的飯店、商店、診所、棋牌室、農貿市場等。7月27日,毛某寧因咳嗽、發燒自行到揚州友好醫院就診并被控制。7月28日確診新冠肺炎。

  毛某寧常去的棋牌室,人員聚集、密不透風,給德爾塔變異株帶來了絕佳的傳播環境。然而,在揚州全員核酸檢測的過程中,因為核酸檢測點設置不規范、現場組織混亂,揚州廣陵區灣頭鎮聯合村核酸檢測點還出現了多人在核酸檢測點被傳染的情況。這是國內首次出現“核酸檢測點傳播鏈”,截至目前,已有35人在該檢測點感染,病毒已出現三代傳播。

  8月7日,江蘇省省長吳政隆在揚州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時表示,江蘇揚州的疫情正處于集中暴發期,防控形勢十分嚴峻復雜。數據顯示,截至8月9日24時,揚州市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394例,超過了南京和張家界的總和。

  在上海、廈門、海口,3個獨立源頭的德爾塔變異株也在機場分別找到了突破口。

  8月2日,上海新增本地確診病例1例,為浦東機場貨運區外航貨機服務人員。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吳寰宇介紹,該病例感染毒株與近期國內多地本土病例基因組無關聯,感染來源可以聚焦在因暴露于由境外輸入病毒污染的環境引發的感染。上海的疫情發現早、處置及時,沒有引起大范圍傳播。

  廈門于7月30日也發現了一名國際貨運航班機組成員核酸檢測陽性,經過及時處置,感染者也控制在個位數。8月5日,海南海口也發現了一例陽性感染者,初步判定病毒來源是海口美蘭機場俄羅斯入境貨運航班,疫情并未擴散。

  另一個疫情防控的“高危之地”——定點收治醫院,也被德爾塔變異株成功突圍。

  7月30日,鄭州市二七區發現首例無癥狀感染者,后續絕大多數感染者與鄭州市六院有關聯,而且發生了社區傳播。

  8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介紹,發生在鄭州六院的疫情是一起醫院感染事件,致病毒株基因測序結果與醫院收治的境外輸入感染患者高度同源,與南京祿口機場傳播的疫情沒有關聯。截至8月9日,鄭州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116例、無癥狀感染者12例。

  除了醫院,長期困擾云南的邊境防疫之難,至今還在繼續。7月初,云南瑞麗市的姐告邊境貿易區也發現了德爾塔變異株的感染者,基因組測序發現與相鄰境外流行株高度同源。8月7日,云南瑞麗仍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例,在瑞麗市重點人群核酸檢測中發現。

  雖然多個源頭交雜,但引發疫情大范圍傳播的,主要還是“南京機場鏈”及其次生傳播鏈和“鄭州院感鏈”,其他源頭的疫情都因及時發現而被快速控制。

  總體而言,德爾塔變異株的突破口,還是防疫風險較高的場所。特別是南京、上海、廈門、海口這4起獨立源頭的德爾塔變異株感染,都發生在機場,涉及貨機機組成員、貨機服務人員、機場保潔人員。這提示我們,機場仍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任何一個小的疏漏,都有可能給德爾塔變異株傳播帶來可乘之機。

  廣東應對

  多地拉響“警報”,防疫“提檔升級”

  南京通報出現本土疫情不久,廣東中山、珠海就在南京返粵人員中篩查出了感染者。

  7月22日凌晨4時,中山市在對中高風險地區返粵人員排查核酸檢測中,發現1例新冠肺炎核酸陽性人員。中山市當天上午就對感染者所在的廠區、宿舍區等場所開展環境、人員核酸檢測和全面消毒,并在當天開始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

  中山明確,自2021年7月23日零時起,通過中山轄區內鐵路、公路、客運碼頭等交通站場離開中山市的旅客,需憑粵康碼綠碼,并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同時,對與病例有時空交集的重點人群賦予“黃碼”。目前,中山的關聯病例得到及時有效控制,沒有再出現新增感染者。

  7月26日,珠海市在對經南京祿口機場來珠人員篩查中,發現了一例核酸陽性感染者。

  這個感染者于7月21日晚被送至集中隔離酒店,此前連續4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第五次核酸檢測為陽性,被負壓救護車閉環轉至中大五院接受隔離診治。珠海隨后啟動了全員核酸檢測,沒有發現新增感染者。

  8月3日下午,澳門通報新增4名人士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其中3人在7月24日至8月2日期間,有多次經拱北口岸往返珠海澳門并在珠海逗留的行程記錄。8月3日20時,珠海再次啟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結果均為陰性。

  此前,廣東探索出來的“黃碼”、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和分區分級管控等措施,在中山、珠海應對德爾塔變異株中得到了快速應用。近期,在廣東汕頭、惠州、江門、陽江等地,也通報多例密接者活動軌跡,部分地區連夜進行核酸篩查工作,目前均為陰性。

  廣東多地也強化了防疫措施,減少人員流動。7月31日,廣州市衛生健康委發布了《致廣州市民的警示信》,呼吁市民非必要不出省。隨后,省內多個地市發出非必要不離開當地的呼吁。

  在防疫措施上,廣東多個地市“提檔升級”,雖然沒有出現本地病例,但是暫時關停全市酒吧、歌舞娛樂場所(KTV)、棋牌室等娛樂場所,嚴格控制旅游景區、電影院、圖書館等活動人數,嚴格控制舉辦各類大型聚集性活動。

  剛剛從“5·21”疫情中緩過來的廣東人,對于防疫的敏感性和配合度都非常高。但廣東是人口大省、經貿大省,人員和貨品往來頻繁,境外輸入患者也一直在新增。在國內疫情、境外輸入雙重壓力下,防疫這根弦必須緊繃。

  值得留意的是,除了南京關聯的疫情,廣東清遠還有一例獨立的院感事件。7月19日,清遠市人民醫院在對閉環管理的隔離區工作人員例行監測中,發現1例無癥狀感染者,是清遠市人民醫院感染科護士。對新冠病毒基因測序分析,發現與其護理過的境外輸入病例高度同源,同屬Alpha變異株。因為快速處置,目前此例疫情沒有其他感染者。

  個人防疫

  減少出行,及時接種疫苗

  面對德爾塔變異株多面突圍,個人應該如何做好防疫?

  8月1日,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疫情防控組和廣東省疾控中心分別發出緊急號召和提醒,要求非必要不出省。

  廣東省疾控中心還提醒,外出的,請勿去人群密集的場所。每天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如有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覺喪失等不適癥狀,立即就近就診,就醫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在沒有接種禁忌癥的情況下,符合條件的人盡早接種新冠疫苗,攜手共筑免疫屏障。

  在出現本土疫情的時候,配合政策及時進行核酸篩查,減少人員流動,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廣東通過對來粵返粵人員分級分類管控的方法,構筑應對此次本土疫情的“防疫大堤”:

  來自高風險地區:14天集中隔離;

  來自出現本地傳播的中風險地區:14天居家隔離;

  來自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區:7天居家隔離+7天居家健康監測,第1、3、7、14天各測一次核酸;

  來自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核酸“三天兩檢”(間隔24小時),14天居家健康監測;

  來自出現本地傳播的中風險地區所在地市:1次核酸檢測+14天自我健康監測;

  所有外省回來人員:抵粵后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此次疫情何時能夠得到控制?8月5日,國家衛健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介紹,由于本輪疫情波及范圍大,人群面廣,還涉及不同來源的輸入病例,導致本土病例疊加,增加了整個疫情防控工作的艱巨性和復雜性。

  目前,我國現有防控措施對德爾塔變異株仍有效,疫苗仍有良好防護作用。“只要各地嚴格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我想疫情在兩到三個潛伏期內能夠基本得到控制。”賀青華說。

  接種疫苗,不但能保護自己,也能保護身邊的人。廣州出現“5·21”本土疫情的時候,不少“老廣”這樣自我調侃:曾經有一個阿伯(鐘南山)叫你們打疫苗,叫了半年多都不去,現在一個阿婆(首例感染者)就讓你們全員出動!

  其實,在廣東首次迎戰德爾塔變異株的時候,國產疫苗就發揮了重要的保護作用。鐘南山介紹,從“5·21”廣州本土疫情的救治數據來看,國產疫苗對重癥的保護效果為100%。

  據統計,截至8月7日24時,廣東累計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突破1.7億劑次,共有7426.60萬人完成全程接種,全人群全程接種覆蓋率為58.94%。目前,12—17歲未成年人的疫苗接種工作,也在有序進行中。

  “根據《柳葉刀》的統計,如果疫苗的有效率是70%,需要80%以上的人接種,才有可能達到群體免疫。”鐘南山認為,中國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做好兩手準備:一是嚴格群防群控,二是加速接種疫苗。

  疫情還沒結束,廣東省疾控中心提醒,接種疫苗后,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少聚集,不扎堆,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潔、用公筷等良好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