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受省政府委托,省審計廳廳長盧榮春向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作《廣東省關于2019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
在“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省審計廳如何發揮審計監督“查病、治已病、防未病”的重要作用?省審計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黃建勛表示,今年的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情況報告全面客觀反映了審計整改工作的總體部署、推進措施和工作成效,深入分析和歸類梳理了尚未整改到位問題,提出了深化審計整改工作的后續措施,呈現出“整改工作政治站位更高、分類整改更科學精準、整改措施更扎實有效、整改監督合力更顯著、促進體制機制改革完善力度更大”等亮點。
疫情防控專項審計指出問題全部整改到位
“我們創新整改方式方法,著力加大整改分類指導力度,將審計查出突出問題分為常規類問題347個、管理類問題112個、體制機制類問題55個,要求精準施策、分類整改。”黃建勛介紹,各地區各部門堅持問題導向,對可在短期內整改到位的常規類問題堅決立行立改、糾正補漏;對今后需規范的管理類問題積極舉一反三、建章立制,持續推動各領域規范治理,努力擴大整改成果;對短期內還不具備整改到位條件的體制機制類問題,加快推進深化改革創新,積極創造解決問題的條件。
經科學分類指導,整改成效顯著,省人大常委會重點關注的514個突出問題已全部開展整改,通過上繳國庫、退還費用、統籌使用或加快撥付進度、調整投資計劃和賬目等方式整改問題金額471.83億元,制定完善規章制度159項,其中全省性制度27項,追責問責45人。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資金和捐贈款物專項審計指出的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整改到位率100%。
促進撥付省級支持工業企業轉型升級資金3.6億
黃建勛介紹,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重點解決省市縣財政管理、“三大攻堅戰”、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六穩”政策落實、重點民生項目資金、國有資產及國有資源管理、污染防治、保障性安居工程和住房公積金管理八個領域的相關問題。
在緊緊圍繞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和“過緊日子”要求方面,進一步細化預算編制,統籌盤活存量資金,加快資金下達使用,收回清退或排查停發不合規資金,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和公共資金管理水平。
一是促進提高省市縣財政管理水平。省財政廳等部門和各地區做實做細部門項目庫,推廣“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模式,建立預算執行動態統籌機制,強化預算剛性約束,通過清理收回結轉結余資金、加快資金使用進度等方式整改省市縣財政管理方面金額92.33億元,并積極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下促進財政可持續發展等制度。
二是促進財政資金發揮更大效益。有關部門和地區積極推動財政資金使用提質增效,如提高政府產業投資基金運行效率,投出或收回閑置資金3.28億元;加強省級支持工業企業轉型升級資金績效管理,收回多獎補的資金1107.7萬元,促進撥付資金3.6億元;提高省級支持學前教育發展資金支出進度,加快幼兒園項目建設,擴充公辦園學位。
三是切實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省政府及有關部門加強新增地方政府債券管理,健全常態化監測機制,推動規范高效用好債券資金;各地區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征地拆遷、項目審批、用地指標等進展難點,加快使用債券資金,完善50.47億元債券資金調整報批手續,建立完善債券項目儲備、管理、支出、應急處置等制度及債券項目多部門協商入庫機制共22項。
統籌盤活或撥付閑置扶貧資金近10億
黃建勛介紹,在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關于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減稅降費、清欠賬款、科技創新、疫情防控等決策部署方面,采取建立完善機制、出臺政策措施、保障資金到位、加強信息管理、優化服務引導等整改措施,多措并舉推動相關政策落地生根。
一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資金和捐贈款物管理方面,各地區各部門堅持邊審邊改,審計指出的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及時分配下撥、使用資金23.23億元、物資3432.82萬件,追回或避免損失浪費0.17億元,建立健全制度96項;142個慈善機構和單位完善捐贈手續、管理流程和調配機制,262個慈善機構和單位完善捐贈信息公開內容;有關金融機構及時使用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11.98億元,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需求5.8億元;7個市及時出臺政策措施,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二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面,審計查出突出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10個市完善信息比對機制,解決醫療結算系統漏洞,將符合條件的6272名貧困群眾全部納入救助資助范圍;13個市逐人逐戶排查,向符合條件的6127名殘疾人發放護理或生活補貼,將281名殘疾人納入低保;統籌盤活或撥付閑置扶貧資金9.88億元,追回被違規使用的扶貧資金5442.54萬元,完善相關政策制度20項。
三是落實“六穩”政策方面,省政府加大援企穩崗力度,2020年全省失業保險穩崗返還金額和企業戶數均居全國前列;省商務廳出臺意見加強商務領域省級專項資金統籌管理,有關地市加快撥付、收回統籌外經貿發展資金1.89億元;積極開展全省清償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有關市縣停止52項違規收費,清退費用2070.15萬元。
把“當下改”和“長久立”有機結合
“各地區還切實加強整改監督力量貫通,強化審計與紀檢監察、組織人事等部門聯動,將整改納入巡視巡察、督查督辦、專項整治和績效考核范圍,把整改工作與廉政建設、法治政府建設等重要工作共同推進,實施追責問責倒逼整改落實。”黃建勛表示,各地區各部門圍繞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深入實施“1+1+9”戰略部署,切實把“當下改”和“長久立”有機結合起來,在具體問題整改基礎上,舉一反三、堵塞漏洞、完善制度,努力做到糾正問題、規范管理、促進改革一體推進。
對目前尚未整改到位的問題,省審計廳要求各地區各部門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突出重點、分類施策、壓實責任,切實拿出真招實招,強力推動問題解決。下一步,省審計廳將持續加強跟蹤檢查,推動源頭治理,將于今年7月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審計查出問題整改結果,并向社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