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多條連接東西部的大通道迎來最新建設進展。14日,洪鶴大橋獲珠海市住規建局正式批復,主橋將于今年12月開建;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的香海大橋于今年8月獲準規模調整,增加香海大橋支線與西部沿海高速坦洲互通相接,從原規劃全長20.235公里調整至30公里。
洪鶴大橋預計2018年底前完工
2018年底前,兩個跨徑500米的斜拉橋將跨越洪灣水道和磨刀門水道,將創造珠海建橋史的新紀錄。
記者從珠海市住規建局獲悉,聯系珠海市多個城市組團的東西向交通大動脈——洪鶴大橋工程已于14日正式獲批。去年12月31日,在橫琴二橋通車之際,該大橋的先行工程啟動建設。今年,洪鶴大橋被列入廣東省2016年重點建設項目,其主體橋梁工程何時啟動建設,一直備受關注。
“原本規劃主橋于今年6月開建,但由于8月才完成施工招標,有所延誤。”珠海洪鶴大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主橋建設項目部正在搭建臨時棧橋、預制廠和駐地帳篷,并確定于12月啟動主橋建設工程,預計全橋于2018年底前完工。
中鐵大橋局、中交二航局和曾經完成港珠澳大橋重要標志性建筑——“海豚塔”整體施工的廣東長大將作為承建單位,參與洪鶴大橋主橋的建設。
洪鶴大橋東起洪灣,對接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終點與江珠高速延長線及鶴港高速相交,形成鶴洲南互通,被稱為連接珠海東西部城區的第三通道。由于跨越洪灣和磨刀門兩條內河Ⅰ級航道,洪鶴大橋規劃建設兩個跨徑500米的疊合梁斜拉橋。珠海市交通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樣的規劃在珠海的建橋史上,史無前例。
分析認為,洪鶴大橋建成后,將與廣澳高速珠海段、金海高速、江珠高速、鶴港高速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高速公路網,加大港珠澳大橋延長線對粵西部地區的輻射作用,打通粵西直達港珠兩地的大通道。
車主將可經香海大橋進入全省高速網
去年12月31日,與洪鶴大橋同日動工的香海大橋同樣有了新進展。今年8月,香海大橋“調規報告評審”獲批,調整后的香海大橋增加支線與西部沿海高速坦洲互通相接。
“調整后,香海大橋將從原來的20.235公里調整至30公里。”珠海香海大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調整的香海大橋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標準,全線設置互通立交9處,與全省高速公路聯網,市區沿線居民可以直接開車駛上高速。
“香海大橋已進入全面開工建設階段。”珠海市交通集團表示,目前,施工單位已進場開展駐地設施、拌和站和預制梁場建設;項目征地拆遷工作開展順利,并已完成約1.5萬平方米結構物拆遷。
作為連接珠海東西部城區的第二通道,香海大橋預計將于2018年底建設完成。屆時,斗門到珠海主城區的車程將縮短一半,有效緩解珠海大道的交通壓力,促進珠海東西部城區均衡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