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將建全國首個“互聯網+”眾創金融示范區
以廣東金融高新區為核心區,省市聯動建設創新創業支撐平臺
將設百億元基金建全國“互聯網+”征信中心、應收賬款融資試點
通過省市聯動,佛山將以廣東金融高新區為核心區建設“互聯網+”眾創金融示范區,這也是全國首個“互聯網+”眾創金融示范區。12日,廣東“互聯網+”眾創金融示范區建設現場會將在佛山召開。
據悉,會上將發布示范區工作方案和全國首個“互聯網+金融”行動方案,并舉行9大項目簽約及多個項目啟動儀式,包括成立100億元規模的創新創業產業引導基金、成立全國首個“互聯網+”征信中心,并積極開展“互聯網+”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非公開股權融資試點等。
廣東省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設“互聯網+”眾創金融示范區,是當前廣東省金融系統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廣東金融改革創新、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舉措。佛山產業基礎雄厚,企業家創新意識強,民間資本豐富,尤其是廣東金融高新區近年來多層次資本市場日益壯大,互聯網金融行業崛起,以其為核心區先行區,佛山最具基礎和潛力打造廣東“互聯網+金融”創新產業的試驗田。
“希望借助‘互聯網+’眾創金融示范區的建設,發展一批業態完整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和創新創業資源,把佛山打造成為國內創新創業活躍、成功率高的創業樂土以及港澳、廣深金融服務的輻射區、承接區和拓展區。”
以廣東金融高新區為核心區先試先行
全省首條眾創金融街等三大平臺啟動
在此次“互聯網+”眾創金融示范區現場會上,將集中舉行9大“互聯網+金融”的創新項目簽約儀式,如設立100億元“互聯網+”產業引導基金,與沃銀科技、西南財經大學等單位共建互聯網征信中心、與諾丁漢大學、廣東金融學院共建互聯網金融培訓中心、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共建互聯網金融廣東創新創業中心等。
此外,此次活動還將率先啟動眾創金融街、“互聯網+”應收賬款交易平臺、非公開股權融資試點等三大項目,這三大項目均以廣東金融高新區為主要載體建設。
其中,作為2013年掛牌的全省第二家民間金融街,“佛山民間金融街”此次將升格為“眾創金融街”,整合金融街一期、承業大廈、億能國際等產業載體,以互聯網金融和移動互聯應用為主題,打造約1.76平方公里范圍的千燈湖創新創業社區,集聚更多創新創業資源。
與中國人民銀行等單位簽訂“互聯網+”應收賬款交易平臺合作備忘錄,則是希望借助人行建立的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促進中小企業質押融資及企業債權公示。為進一步完善信用體系,深入服務本地實體經濟,廣東金融高新區還將與西南財經大學、沃銀科技進行戰略合作,共同打造互聯網征信中心。
“佛山工業基礎雄厚,實體經濟對應收賬款質押融資需求量大。目前,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應收賬款質押登記系統在廣東省開展中小企業質押融資累計達300多億元,而佛山融資額超過100億元,占全省三分之一。”佛山市金融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該項目將通過合作各方共同努力,將佛山實體經濟優勢與征信中心大數據資源優勢結合,共同探索如何有效發揮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系統作用,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非公開股權融資試點則是互聯網股權眾籌試點的全國性探索,將依托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籌建運營,為創新創業企業提供投融信息交互、項目及產品展示、線下路演、股權登記托管、交易轉讓等綜合服務。工作方案也明確將在廣東金融高新區引入或設立3—5家大型股權眾籌機構,研究出臺支持天使投資發展的政策,設立天使投資引導資金,通過互聯網眾籌方式,培育基于本土的天使投資者隊伍。
“依托廣東金融高新區的積累和探索,示范區建設推出的一系列創新舉措將有助于推動廣東金融創新發展,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對廣東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工作具有極大的示范帶動作用。”廣東省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互聯網金融行業集聚“千燈湖”
佛山供應鏈金融模式效果初顯
實際上,作為廣東唯一的金融后臺服務基地與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基地,廣東金融高新區先試先行打造“互聯網+”眾創金融示范區早已有基礎。
掛牌8年來,截至2015年10月,廣東金融高新區核心區已吸引包括PICC、友邦、富士通、凱捷、畢馬威、德迅等245家金融機構及知名企業落戶,總投資額522億元,涵蓋銀行、保險、證券、服務外包、私募創投、融資租賃、互聯網金融等金融服務鏈條。其中私募創投類機構125個,募集資金達262億元,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在2013年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大潮中,廣東金融高新區也抓住機遇,將互聯網金融作為產業發展的新方向。兩年來已成功引入易聯支付、沃銀、軟通動力、廣東旅聯等互聯網金融項目集聚千燈湖,涵蓋第三方支付、跨境電商、互聯網金融咨詢、互聯網金融證券、大數據等多樣類型。佛山全市目前也已至少有10家本土P2P網貸平臺,股權眾籌處于發展起步階段,供應鏈金融模式在佛山效果初顯。
2014年1月,廣東金融高新區還獲得了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頒發的“中國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創新基地”,成為全國首個以“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為主題的園區。此外,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OTC)還與阿里金融、京東金融等互聯網金融平臺合作,發行私募債、理財產品、收益權等,銷售額超196億,其籌建的“廣東股交眾創服務平臺”、互聯網金融投資平臺“藍海眾投”等也已推出,廣東金融高新區“互聯網+”眾創金融示范效應初顯。
“除了金融高新區的平臺推動,佛山打造全國首個‘互聯網+’眾創金融示范區更重要的優勢是工業特別突出,占GDP60%以上,民營經濟實力雄厚,這也是佛山未來發展的堅實基礎。”廣東金融高新區發展促進局副局長曾昭武說,佛山金融總體規模較大,連續3年是全省唯一突破萬億元的地級市。傳統金融機構與融資擔保、小額貸款、融資租賃等新型金融機構并駕齊驅。另外,佛山擁有41.2萬家市場主體及近6000億元民間資本,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二,創新創業氛圍濃厚,需要金融的力量解決資金與需求的供需匹配,特別是如今互聯網時代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將極大地改變傳統金融業態和制造業發展。
“‘互聯網+金融’創新,佛山不是盲目跟風,而將是最好的落地點,希望依托產業和資本的支撐,借助互聯網金融的力量,結合科技、人才的引進,把佛山打造成為華南地區的創新創業要素集聚中心、創新創業資本市場中心。”曾昭武說。
為了配套示范區的打造,佛山市將享受到廣東省發布的20多條‘互聯網+金融’創新政策配套,未來3年目標集聚互聯網金融企業超過300家,引進創業投資資金200億元,解決企業融資150億元,扶持創新創業企業1000家及培育一批上市企業。
企業案例
看準佛山“互聯網+金融”創新市場潛力
“沃銀科技”:從移動支付
轉行綜合服務提供商
在12日活動現場,互聯網征信中心項目將正式舉行簽約儀式,其總部將落戶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而沃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該項目三方簽約代表中唯一一家企業,這家中國銀聯移動支付核心合作伙伴開始著手發力“大數據”,轉型綜合服務提供商。
成立之初的沃銀科技以移動支付為基礎,是中國銀聯授權的銀聯手機支付共享商圈平臺的運營商公司位于廣州,2014年6月將全國性總部正式遷入廣東金融高新區,注冊資本1.5億元人民幣。半年不到,沃銀科技正式成為中國銀聯移動支付的核心合作伙伴,并與中國銀聯及軟通動力簽訂核心戰略伙伴協議,后者將為其提供大數據平臺和智慧城市整體平臺。而軟通動力,也是今年落戶廣東金融高新區的企業。
這一生態“朋友圈”在廣東金融高新區已成形。據了解,作為國內首個以“互聯網金融創新”為主題的產業基地,廣東金融高新區目前已成功引入包括易聯支付、沃銀科技、軟通動力、廣東旅聯等互聯網金融產業項目,涉及第三方支付、跨境電商、互聯網金融咨詢、互聯網金融證券、大數據等行業類型。
這種圈層的出現,正為落戶金融高新區的企業帶來了更多共享的產業鏈相關資源。現在,沃銀科技已不再局限于移動支付提供商,總裁郭小峰介紹,圍繞互聯網征信中心的打造,沃銀科技開始提供不同類別的金融服務。
比如,針對目前承兌匯票市場兌現成本高這一現象,郭小峰說沃銀科技正著手打造P2P眾籌平臺,通過互聯網平臺的搭建,降低企業的承兌匯票成本。同時,眾創金融示范區的落戶也讓郭小峰看到互聯網創新的市場潛力,他透露,沃銀科技正計劃借助佛山家電產業集群優勢,打造一個O2O家電回收及維修的交易平臺,采用類似于滴滴打車的模式,通過“大數據”進行交易,“金融服務離不開場景化,我們希望占據以家庭為單位的數據入口,能打造一個生態形的共享服務平臺,最終回歸到金融服務的本質。”郭小峰稱。
不僅如此,郭小峰正在籌劃將分散在北京、長沙等地的多個研發團隊遷移過來,并和廣東省多家高校合作設立人才中心,將總部建設成科研創新基地。
佛山“互聯網+金融”行動方案印發
加速“互聯網+金融+產業”步伐
12日發布的《建設廣東“互聯網+”眾創金融示范區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再次推進了廣東金融科技產業的深入融合發展,而佛山也成為最大受益者。
《工作方案》顯示,擬通過省市聯動,以廣東金融高新區為核心區,打造“1+4”綜合金融服務體系,通過“互聯網+”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臺,加快構建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支撐平臺。
而在佛山日前印發的《佛山市“互聯網+金融”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中,建設創業創新金融服務中心,同樣是佛山加速“互聯網+金融+產業”戰略計劃之一。同時,《行動方案》提出,要通過三者的有機結合,進一步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改善中小微企業融資環境,促進金融產品創新,促進實體產業升級。
借“互聯網+”大數據
打破信息不對稱
在企業傳統借貸中,抵押是解決雙方信息不對稱的辦法之一,但這種傳統方式也局限了多數輕資產的中小微企業發展。“要解決信息不對稱,不僅可以用抵押,包括互聯網征信中心、政府數據也是評價企業能否講信用的重要方面”。佛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志豪表示。在此次《行動方案》中,進一步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被寫入戰略意義中。
《行動方案》顯示,將充分利用互聯網積累的非銀信用數據,完善現有征信體系。對此,佛山將積極引入社會征信機構和企業,利用大數據手段獲取、分析中小微企業和個人在社交平臺、商務平臺、政務平臺等產生的信用數據,促進互聯網信用借貸業務的發展。
事實上,佛山已開始行動。在12日的活動現場,同時舉行了互聯網征信中心項目簽約儀式。廣東金融高新區與西南財經大學、沃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戰略合作,將結合佛山市產業金融基礎、用戶數據、研發團隊等優勢,設立征信實驗室,建設與應用場景相結合的征信平臺。
“‘互聯網+金融’的實質是在金融各領域運用互聯網的理論和平臺。”黃志豪稱,互聯網最大的特點是互聯互通,而信貸最重要的難題是信息不對稱,“因此要用‘互聯網+’思維去創新。”黃志豪說。
聲音
建“互聯網+”平臺發展產業金融鏈
致力于邁進中國制造業一線城市之列的佛山,擁有著龐大的制造業基礎。因此,金融的發展也與產業緊密相連,“圍繞著制造業的每一個環節,發展創投私募、天使基金、上市融資租賃等。”佛山市委書記劉悅倫在此前曾表示。
歐浦小貸模式是佛山產業鏈金融的一個嘗試。其借助互聯網平臺,背靠歐浦鋼網龐大的鋼材數據和資源,為鋼鐵行業客戶提供創新性的網上貸款模式,解決鋼貿企業資金周轉的燃眉之急。
這種利用互聯網金融服務上下游產業鏈的模式也將進一步推廣,《行動方案》提出要促進各類互聯網金融主體發展,包括用3年時間推動至少10家本土實體企業進軍互聯網金融,樹立“金融+實體+互聯網”的標桿。
此外,佛山還在積極探索各類“互聯網+”融資平臺,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12日啟動的“互聯網+”應收帳款交易平臺即融資方面的創新,該平臺將提供企業應收帳款、承兌匯票的快速變現,應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佛山市金融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佛山有近30萬戶中小企業,每年應收帳款金額巨大;同時,2015年前9個月佛山融資成交額為104.72億元,約占廣東轄區的三分之一。他表示,對于融資需求旺盛的佛山而言,通過應收帳款進行融資,將可為上下游產業的資金周轉帶來便利,改善中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助力實體產業經濟的發展。
作為示范區的核心區,接下來,廣東金融高新區將建設好佛山眾創金融街,緊密圍繞珠三角西岸產業發展布局,以“互聯網+”為發展方向,建設創新創業互聯網金融中心和移動互聯應用發展基地,匯集天使咖啡、創投/天使基金、孵化器、加速器、創業公寓等硬件元素及創業輔導、人才培養等配套服務,力求將其打造成為華南地區的創新創業要素集聚中心、創新創業資本市場中心。
——廣東金融高新區發展促進局副局長
曾昭武
互聯網金融是廣東金融發展的下一個“風口”,廣東省將以佛山打造“互聯網+”眾創金融示范區為試點,探路“互聯網+眾創金融”發展,頒布20多條金融創新政策給佛山先試先行。佛山有廣東最早的電商協會,且產業基礎雄厚、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又有廣東金融高新區這一省級金融創新平臺,最具基礎和潛力打造廣東“互聯網+金融”創新產業的試驗田。
——廣東省金融辦巡視員、廣東金融高新區發展促進局局長
劉小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