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市更新改造新政正在征求意見,再度引發人們對城市更新改造的關注。但在此前的更新改造中,如何籌措資金一直是最大難點之一。24日,城市更新改造資金融資模式研究項目開始招標,希望探索更多的更新改造融資模式,提出了包括政府給予貸款貼息,或通過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建設)模式引入更多社會資本進入等。
廣州的更新改造項目,其中最大的一個難點就是追求資金平衡,又要兼顧歷史文化保護等內容,尤其是舊城、舊村改造中,類似矛盾尤其突出。此前的城中村改造和舊城改造的基本思路都是,將整個改造地塊分為復建地塊和融資地塊兩部分,通過出讓融資地塊引入開發商,來進行安置房的復建和舊村、舊城面貌的更新。這樣就導致開發商為了達到資金上的平衡并獲得盈利,復建房越蓋越高,融資地塊的容積率也越來越大,不少城中村的歷史風貌被抹殺、只剩下一棟棟高聳的“屏風樓”,受到詬病。
正在公開征求意見的《廣州市城市更新辦法》也特別提出,要進行城市更新融資創新,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多方參與、互利共贏”的原則,創新融資渠道和方式,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充分調動企業和提高居民的積極性,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城市更新改造。鼓勵利用國家政策性資金,按照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建設模式(PPP)及企業建設等模式創新城市更新融資方式,爭取更多的國家政策性貸款(棚戶區改造專項貸款)用于更新改造項目。
24日發布的招標公告中,對投融資模式提出了許多設想,包括:研究市、區兩級財政更新改造專項資金支持來源、模式以及力度等。從城市維護建設稅、城鎮公用事業附加費、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土地出讓收入等渠道中安排一定比例專項資金用于城市更新改造;市、區兩級政府是否對城市更新改造給予貸款貼息;更新改造專項資金可用于存量土地儲備與整合,并對全市更新改造項目進行資金統籌平衡。
研究在城市更新改造工作中,如何發展和利用資本市場。根據城市更新改造的特殊性,探索發展和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模式,積極進行金融創新,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參與到城市更新改造中,依法開展產品和業務創新。研究具體模式以及具體產品種類。嘗試以股權基金、融資租賃等多種形式進行夾層投資,緩解政府財政壓力,解決實施主體資本金問題。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通過直接投資、間接投資、委托代建等多種方式參與改造。
吸引有實力、信譽好的企業及社會力量參與,鼓勵社會企業參與城市更新改造和安置房建設,積極引入民間資本,拓寬融資渠道按照PPP建設模式,政府采購服務模式及企業建設模式創新融資體系。
加強與銀行的合作,利用棚戶區改造貸款政策性信貸資金,引導市場金融機構根據改造項目的資金籌措、建設方式和還貸來源等具體情況,在以土地使用權和在建工程抵押擔保發放貸款的基礎上,探索貸款投放和擔保新模式,創新信貸金融產品,優先保障符合條件改造項目的信貸資金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