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影院普通用户转户区,日韩综合,欧美日韩成人电影免费看,欧洲精品激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首頁 > 要聞動態 > 投資動態

中國制造2025 廣東應站在世界頂端探索經驗謀求跨越發展

時間 : 2015-08-24 16:52:15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中國制造2025》與裝備制造業交流對話”在珠海舉行

廣東應站在世界頂端探索經驗謀求跨越發展

  23日,在首屆“裝洽會”上,“《中國制造2025》與裝備制造業交流對話”在珠海舉行,就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競爭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我國如何在挑戰面前抓住機遇展開探討。

  “要緊緊抓住世界范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歷史性交匯的機遇,將大大加快我國工業化和建設制造強國的進程。”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院士鐘志華在解讀《中國制造2025》時表示,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與制造業不斷融合,為我國制造業由大變強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據預測,智能制造在未來4年將會產生3710億美元紅利,對未來經濟影響非常大。與會專家建議,廣東在發展智能制造和轉型升級過程中不光要沿襲承接世界經驗,而應該站在世界工業頂端謀求跨越式發展,創造出中國特色的新道路。

  重新成競爭制高點,中國應實現跨越式發展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副院長石勇指出,近年來德國提出工業4.0,美國提出的工業互聯網、再工業化,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提出工業2050等,實際上都是在搶占制造業制高點,說明智能制造的時代已經來了,特別是現代的高端裝備制造業正在整個世界成為亮點。“國家明確提出《中國制造2025》作為一項國家戰略,對于制造業拉動整個經濟的發展和結構調整非常重視。同時未來制造業由大變強的發展,歸根到底還是信息技術和制造業的加速融合。”他說。

  他舉例,GE收購阿爾斯通能源部門,剝離3630億美元金融業務中的大部分業務,2016年金融業務利潤占比削減至25%;巴菲特以372億美元收購先進制造企業精密機件公司,此前還收購了以色列金屬加工工具制造企業伊斯卡公司;而谷歌之前收購了人工智能、機器人、機械手臂、設計等領域有所專長的近十家企業。全球諸多國家和巨頭的舉動均顯示了制造業重新成全球經濟競爭的制高點。

  “而這一次我們和世界上任何國家和任何競爭力首次站在同一起跑線。對于信息時代和帶來的產業革命,我們國家進入得也不晚。”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關錫友說,“世界在回歸工業本源,之前幾次工業革命我國錯失一些機會,雖然前期積累有所欠缺,但這一次我們和世界發達國家一齊起跑,要抓住機遇”。

  對此,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曲道奎表示,我們要想實現由“制造大國”往“制造強國”發展的戰略目標,“要實現涵蓋工業1.0到4.0時代的混合式非同步發展。不同企業和區域發展目標不同,不一定是按部就班的,而是跨越式的發展。而其中核心支撐技術是利用互聯網和信息化,發展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機器。”

  談機器人發展

  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逆勢增長

  “21世紀前幾年,移動互聯網和PC互聯網的普及更多改變的是人們的消費和消息傳遞層面。而到了2012年之后,信息技術大量融入制造過程,代表著工業進入智能化時代,工業互聯網的時代真正來臨了。”關錫友強調,“我們說的智能化,其實不完全是大家說的自動化,自動化很早就存在。工業互聯網時代改變的是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這種條件下它可以實現人的多分工,從而實現人的多身份、多自由度、多受益的新的經濟現象和結構出現。”

  這其中,機器人的發展應用十分關鍵。據預測,2020年全球的工業機器人市場達400億美元,復合增速達到7%左右,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復合增速有望連續超過20%.曲道奎表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2014年增幅達到了54%,我們判斷未來15年,中國一直會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雖然全球經濟下滑,但是機器人有關產業逆勢增長,說明機器人和智能制造時代到來了。”曲道奎說。

  對此ABB集團高級副總裁、ABB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顧純元認為,“我們要變成制造業強國,面臨的挑戰是人口紅利的消失跟制造業成本上升。實際上這是世界進步的一個現象,而機器人可以幫助應對。機器人的關鍵價值在于它不是傳統模式而是可編程重復使用的,產品變了并不一定要新增生產線,而是通過優化解決方案,實現升級換代”。

  針對這一問題談及廣東,他舉例,“我們在珠海格力做的沖壓線實際上就是通過智能化解決方案使產能提高30%,而不需要新的產房和生產線。廣東是一個消費電子品制造大省,機器人等智能制造的發展應用有很大潛力”。

  “還不應簡單看成是機器換人,而是機器人換人。”曲道奎認為,機器人絕不是以前想象中的機械手概念,而是所有高新技術的集成。

  談廣東智能制造發展

  廣東工業互聯網有好的基礎,可以發揮這方面優勢

  在談到廣東如何發展智能制造時石勇提到,廣東工業互聯網有非常好的基礎,可以發揮自己這方面的優勢。“布魯金斯《美國高端產業》報告選了制造業、能源行業、服務業等中的50個行業作為高端產業重點發展。而選擇標準跟以前僅靠RD(研發)強度來定義的高新技術產業等不同。”石勇提到,高端產業不一定完全是像航空航天這種高新技術,很多傳統的產業,像機械制造、軟件服務等領域,也應該屬于支持的領域。“從這個角度看,現在廣東珠海等地已經超越了傳統高新技術產業范疇,我覺得是非常正確的。”他說。

  顧純元也表示認同,他認為,廣東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不一定跟世界頂尖水平有很大差距。“在電子消費品等產業中,這些領域的轉型升級沒有國外的經驗可以借鑒,世界上也沒有現成先進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這些地方廣東如果能進行創新突破,那就是世界領先。”他說。

  而關錫友則建議,“廣東不應該只考慮從一個制造業大省向制造業強省轉變,準確的說法是應該叫走新型工業化轉變,黨的十八大進一步明確走中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我們有沒有能在未來人類工業文明中誕生新的中國模式,廣東可以做很好的探索。”他分析,第一個是產融結合,傳統產業和當代金融結合,第二是產信結合,就是裝備智能化的問題。第三,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解決以人為本的問題。“廣東作為國家從近代以來的經濟改革開放前沿,我覺得廣東應該站在世界工業頂端來看待整個工業發展,而不是沿著別人的道路往前走,應該創造出自己的一條新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