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影院普通用户转户区,日韩综合,欧美日韩成人电影免费看,欧洲精品激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首頁 > 要聞動態 > 投資動態

“三大戰略”支撐廣東經濟升級 打造產業發展新格局

時間 : 2014-12-24 22:39:25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兩輪驅動”“三大戰略”加快推進廣東“爬坡越坎”

服務業“十二五”占比目標有望提前一年實現

  在經過一段時間深入密集的調查研究后,省委書記胡春華在2014年1月的廣東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上強調,要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核心是要推動產業向價值鏈的高端發展,關鍵是要找到實實在在的抓手。要在尊重產業發展規律和市場規律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找到實在管用的抓手,找到以點帶面的突破口,通過扎扎實實的工作舉措,推動產業和企業實現鳳凰涅槃,推動建立廣東的現代產業體系,走出一條有廣東特色的轉型升級之路。要積極作為,用轉型升級的實在措施說話,用狠抓落實的工作力度說話,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成效說話,真正把調結構、轉方式落到實處。短短幾百字用了六處8個“實”字。

  于是,2014年春天到來前,一場轉型升級“爬坡越坎”攻堅戰的大幕,踩著“新常態”的鼓點拉開了。一年后,廣東的轉型升級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自主創新邁上新水平,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爬坡越坎”的步伐正在不斷加快。

  “三大戰略”支撐廣東經濟升級

  年初省委全會的充分動員,使大家更清醒地認識到:轉型升級是廣東必須邁過的“坎”,調結構、促轉型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爬坡越坎”如何出實招、得實效、落到實處,考驗著廣東上上下下的智慧和定力。

  3月全國“兩會”上,省長朱小丹在媒體開放日答記者問中進一步勾勒出轉型升級的三大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核心戰略、信息化先導戰略、綠色低碳發展永續戰略。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新一屆省委為廣東轉型升級量身定制的核心戰略,更是中央部署“新常態”的關鍵要求。

  省委、省政府今年公布首批實施的省重大科技專項,以此為抓手帶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全面實施,并接連召開全省科技創新大會、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現場會、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推進會、科技成果與產業對接會,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

  在國內,廣東加強與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及中國科學院、工程院等的溝通對接;在海外,進一步拓展與歐美、亞太、俄羅斯、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的科技合作。

  根據權威評估,廣東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第二。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曾智華指出,體現自主創新能力的版權收入、專利數量、企業研發投入等指標發生可喜的變化,說明我們的路徑是對的。

  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熱熱鬧鬧的場面不同,信息化先導戰略也在南粵大地悄然打響。它的標志是,省委、省政府年初部署“寬帶廣東”,全面推進以光纖入戶、無線城市群為特征的通訊基礎設施建設。

  “寬帶廣東”是廣東主動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極具前瞻意義的規劃,工信部部長苗圩將之比作未來信息化戰場的“交通大會戰”。就在上周,借助廣東鐵塔公司成立,廣東建成全國首個通信設施產業聯盟。在此之前,全省新增255.6萬光纖用戶,3G/4G基站12.9萬個,移動南方基地、電信亞太信息引擎、聯通國家數據中心相繼建成。

  信息化應用也在廣東迅速推開。今年一季度,廣東省大數據管理局正式成立。大數據專家涂子沛在他的新書《數據之巔》中及時記錄了此事,并把這個新的政府部門的成立作為中國地方政府大數據戰略的表率。省網上辦事大廳建設進展也令人鼓舞,全省45個省級部門10萬事項已進駐大廳,珠三角地區開通所有鎮街網上辦事站。

  綠色低碳戰略被定位為廣東轉型升級的永續戰略。一年來,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各類會見中,“綠色低碳”成為高頻詞,“新一輪綠化廣東”如火如荼開展,新能源汽車和高效能電機加速推廣,綠色建筑、綠色家電聯盟成為亮點。圍繞工業、城市兩大主陣地的綠色革命取得了實質推進。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信息化戰略、綠色戰略,廣東轉型升級的這三大戰略,實質上構成了廣東省轉型升級經濟主戰場的三大戰役。

  “兩輪驅動”打造產業發展新格局

  作為制造業大省的廣東,未來將以怎樣的產業格局主動適應新常態?

  上月底,胡春華書記在省領導專題學習討論會上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形成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兩輪驅動”的產業發展格局。此時距離年初提出轉型升級“爬坡越坎”的論斷已過去10個多月。

  10個月里,廣東產業骨架正發生著質變,產業結構朝著現代、高端方向不斷優化調整。

  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對珠西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的規劃部署。今年年中,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提出“把裝備制造業搞上去”。隨后,省委在深入珠中江經濟圈和佛山等地調研,很快響應中央號召,提出要以珠江西岸為核心區域提升打造全國重要的裝備制造基地。

  根據《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布局和項目規劃》,到2017年,廣東要在珠江西岸形成以智能制造、汽車制造、軌道交通、海洋工程、航空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裝備、衛星及應用等為重點的特色優勢產業集聚區。差不多同時,國內首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復合材料渦槳公務機“領世AG300”在珠海研制并試飛成功。

  事實證明,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并不就意味著企業的退出和破產、經濟的倒退和收縮,相反,符合科學發展的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必將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縱看廣東省制造業,廣東高技術制造業占比從2007年的20.4%提高到今年前11月的25.5%,先進制造業占比從2007年的45.1%提高到今年前11月的48.1%。

  LG集團會長具本茂今年在廣州8.5代液晶面板項目投產當天表示,LG已經決定要繼續投資建設新的生產線。廣東對于高端制造業的吸引力不言自明。

  與此同時,一批傳統制造企業通過工業技改、加快產品升級,正在實現“鳳凰涅槃”。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今年成立15個工作小組,赴21個地市開展企業政策宣講,他們摸查發現,一半以上企業愿意在技改領域增加投資,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地“機器換人”成為普遍選擇。

  數據印證了“向技改要效益”。從1至10月的數據看,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17.4%,增速比全國高10.7個百分點,也高于江蘇的14.1%、浙江的9.0%、上海的7.4%、山東的5.4%。

  受以上利好因素帶動,作為制造業先行指標之一,廣東制造業PMI今年以來已連續9個月處于榮枯線以上。

  投資結構不斷向服務業調整

  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結構調整首先是對三次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今天,打開廣東地圖,珠江東岸高新技術和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兩條萬億級產業帶躍然南粵產業版圖之上。而在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現代服務業強勢崛起,帶動全省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比重不斷提升,投資結構也不斷向服務業調整。

  中新廣州知識城依托新加坡高端服務業,旨在打造廣東經濟轉型樣板。同時,通過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新區三大平臺,廣東面向港澳加緊聚集高端服務業。

  香港青年專業聯盟得知今年底廣東對港澳將基本率先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后坐不住了,他們中幾十位從事專業服務的青年精英上個月組團走訪了南沙、前海新區。

  而在粵東,淘寶網店店主黃偉鴻眼看自己所在的揭陽軍埔電商村月銷售額今年迅猛過億。他所不知道的是,受新業態和消費模式變革帶動,這一年廣東省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20%、快遞業務量迅速增長了55%。

  根據目前統計快報,廣東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有望在今年超過48%。這是全省近十年來首次完成從“二三一”到“三二一”的三次產業重構后,服務業在總量和占比上再次達到新的高度。也就是說,廣東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第三產業占比目標有望提前一年率先實現。

  有關調查指出,服務業高增長主要來源于生產服務業、現代服務業和知識型服務業。記者最近一次走訪美的、廣汽、華為三家千億級企業時了解到,美的未來每年研發資金占當年銷售額比重將達3%。

  “制造大省”廣東對“服務”的癡迷已經不是個案,服務業已成為投資熱點。當前,廣東每吸收投資100元里,就有60多元流向了服務業,這種趨勢以兩位數速度在增長,一些被籠統歸為“其他類”的新興服務領域甚至投資增長高達50%。

  對此,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匡賢明認為,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態勢正在形成,服務業主導的格局初具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