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影院普通用户转户区,日韩综合,欧美日韩成人电影免费看,欧洲精品激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首頁 > 要聞動態 > 投資動態

省發展改革委李春洪:廣東對企業投資項目實行備案制

時間 : 2013-11-26 16:39:05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編者按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部署,發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動員,極大地激發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改革熱情。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東應該如何按照中央的總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和珠三角地區優化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落實“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總目標再立新功?在廣東省委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電視電話會議上,省委書記胡春華強調,要堅決貫徹落實好全會精神,堅定不移地推動廣東全面深化改革,把廣東作為深化改革開放先行地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按照省委的部署,全省上下、各地各部門以對黨的事業、對全省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組織學習貫徹,迅速掀起學習貫徹熱潮,廣東必將迎來又一個改革的春天。南方日報今日起推出“南粵新氣象”系列報道,敬請垂注。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學習貫徹《決定》精神,我們應當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與“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之間的關系?目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障礙主要在哪里?作為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省發改委應該如何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上述話題,省政府副秘書長,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黨組書記李春洪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專訪。

  廣東唯有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這個戰略思想,始終堅持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任務,牢牢把握經濟體制改革這個重點,才能牢牢把握改革發展的主動權。

  要堅持走群眾路線,開門搞改革。在每一項重大改革出臺之前,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讓人民群眾成為改革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經濟體制改革涉及非常廣泛的領域。要深入研究部門之間改革的關聯性,增強相關改革舉措的耦合性,推進部門之間協同改革、共同攻堅。

  ●牽住經濟改革“牛鼻子”

  有力促進其他領域矛盾化解

  南方日報:“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中心議題,會議針對經濟、政治、社會等6大領域改革進行了全方位的部署,又提出“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我們應當如何理解“全面深化”與“牽引作用”之間的關系?

  李春洪:我們都知道,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因此,這一科學論斷是基于對馬克思主義原理的深刻理解而做出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決定了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破除阻礙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病,屬經濟基礎領域的改革,這必將對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領域的改革提出要求,從而牽引這些領域的改革并為這些領域的改革提供物質條件和動力源泉。牽住了經濟體制改革這個“牛鼻子”,能夠有力促進其他領域深層次矛盾的化解,促進其他領域改革的協同深化。同時,生產關系對生產力、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也具有反作用,統籌推進其他領域改革,實現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相互協調、相互支撐,才能形成強大的改革合力,有利于改革的整體推進。

  南方日報:廣東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存在哪些不足呢?

  李春洪:改革開放以來,廣東憑借先行先試優惠政策和毗鄰港澳區位優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創造了無數鮮活的改革經驗。目前,廣東的珠三角地區人均GDP已邁入發達經濟體水平,粵東西北地區人均GDP卻不及全國平均水平,加上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要素綜合成本上升和市場競爭力不足,廣東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臨的發展任務很重。廣東既有發展不足、發展滯后的問題,更有發展質量不夠高、發展效益不夠好的問題,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是改革不到位、不徹底導致的。特別是在經濟領域存在較多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包括要素市場發育不夠成熟導致的價格扭曲和要素錯配、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導致的競爭機制失效和利益集團沉疴、市場分割導致的需求不足和供給不足并存等,歸根結底是沒有發揮好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廣東唯有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這個戰略思想,始終堅持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任務,牢牢把握經濟體制改革這個重點,不斷釋放改革紅利,不斷夯實發展基礎,才能從容面對風險挑戰,才能牢牢把握改革發展的主動權。

  ●尋找破解改革難題舉措

  粵廣泛調查研究找準突破點

  南方日報:“改革”是本次會議的最大看點,同時也是各界民眾的最大期待。但也有人擔心改革是否能真正落到實處、觸及根本?

  李春洪:民眾有這樣的期待和擔心很正常,但我們要看到,改革總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全面深化改革,中央已經給出了頂層設計,我們要做的就是結合廣東實際制訂具體的實施方案。要從解決制約廣東省發展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出發,扎實開展調查研究,拿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切實解決改什么、怎么改的具體問題。

  一方面,要圍繞重點改革任務查找體制機制問題。我們要深刻理解中央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明確新階段廣東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任務。特別是圍繞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等經濟體制改革,找到制約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比如,在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方面,還存在哪些顯性的和隱性的進入壁壘,還存在哪些不合理規定、不公平政策等;在市場體系建設方面,還存在哪些部門和行業保護、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要素資源流動障礙和錯誤配置等;在財稅體制方面,還存在哪些財權和事權的不匹配、對市場主體行為的錯誤激勵、公共資源的低效配置等。對于這些問題,只有通過深入調查、摸清實情,認真研究、找出癥結,才能對癥下藥,提出改革的具體措施,把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務落到實處,取得成效。

  另一方面,要按照輕重緩急提出改革舉措。發現問題只是調查研究的第一步,解決問題才是目的所在。要圍繞調研發現的突出問題,找準改革的著力點和突破點,提出改革的具體舉措。一是要科學總結廣東省改革的實踐經驗。廣東省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企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信用體系建設、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等領域進行了大膽實踐和有益探索。要進一步總結經驗、完善措施,把相關改革推向深入。二是學習借鑒兄弟省市的先進做法。比如,上海在推進自貿區建設、天津在推進綜合配套改革、重慶在統籌城鄉改革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成效。要學習他們的成功經驗,并用于廣東省的改革實踐。三是參照國際慣例和通行規則。歐美發達國家、新加坡、香港等在發展市場經濟和建設服務型政府以及創新社會治理等方面有成熟的做法和經驗,要吸收他們在制度建設方面的優秀成果。四是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要堅持走群眾路線,開門搞改革。在每一項重大改革出臺之前,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讓人民群眾成為改革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企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

  發改等10多個部門統籌推進

  南方日報:發展改革部門是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也是經濟體制改革的綜合協調部門,能否介紹下省發改委近期的行動計劃?

  李春洪:我們要以全局眼光、超前思維,研究提出廣東省經濟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改革推進的階段任務和時序安排,扎扎實實推進各項改革任務落實,為開創廣東省改革新局面做出新貢獻。

  首先是率先改革。發展改革部門要以自我革新的勇氣和更加積極主動的精神,爭當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部門排頭兵。圍繞改善宏觀調控,積極利用發展規劃、產業政策、總量控制、排放標準等宏觀調控手段,穩定經濟預期,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質量效益提高。圍繞企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實行省管權限內企業投資項目備案制,減少對微觀主體投資行為的直接干預,激發企業和市場活力。圍繞激發民間資本活力,暢通民間資本進入鼓勵發展領域的渠道,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市政建設等領域面向民間資本招標項目落地,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圍繞優化發展環境,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快建設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所有市場主體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圍繞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組織推進新區規劃建設,探索新型城市化綜合配套改革,創新投融資模式與機制。

  其次是統籌協調。經濟體制改革涉及非常廣泛的領域。要深入研究部門之間改革的關聯性,增強相關改革舉措的耦合性,推進部門之間協同改革、共同攻堅。從近年來的改革實踐看,僅僅依靠單個部門局部發力,其他部門配套改革措施不落實,改革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給市場主體和社會帶來更大困惑。比如,發展改革部門正在牽頭開展的企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涉及10多個部門,50多個審批事項,必須統籌推進發改、國土、規劃、建設等部門協同改革,減少審批事項、再造審批流程、同步并聯辦理,形成改革合力,才能為投資主體真正帶來改革紅利。

  還有就是與時俱進。經濟體制改革是一項長期性、持續性工作。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要順應發展形勢的新變化、改革實踐中的新問題、人民群眾的新期望,及時提出新的改革舉措,才能推動改革不斷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