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統計局昨日(1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5.71萬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8.2%。據初步測算,2012年,內需對廣東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98%,外貿依存度從過去最高時的180%降為109%,內需占經濟比重從2007年的80.4%上升到89.0%受外部市場波動影響過大,過去一直是廣東經濟之痛。近年來,這一局面正在發生改變。內需已躍升為廣東經濟增長主動力。
穩增長成效明顯
年度目標基本完成
與全國相比,廣東經濟呈現出回落較早、回升也較快的特點。2012年,廣東GDP增幅第一季度低于全國0.9個百分點,而全年高于全國0.4個百分點
剛剛過去的2012年是經濟下行壓力十分嚴峻的一年,廣東抵住了外圍市場不景氣的挑戰,依靠內需持續發力,穩增長成效明顯,各項宏觀調控目標基本實現,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協調性增強。
回顧過去一年,廣東經濟運行經歷了年初下探、年中筑底企穩、三季度企穩回升、四季度繼續回暖的發展過程,經濟穩健發展。四個季度GDP累計分別增長7.2%、7.4%、7.9%和8.2%,呈現逐季提升態勢。
同時,其他主要目標亦基本實現:
物價水平持續下降。2012年以來,廣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三大指數呈逐步回落態勢,通脹壓力明顯減少。1—1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累計上漲2.8%,是2010年12月以來的新低。
財政保持增收。1—12月,廣東累計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228.20億元,同比增長13.0%.財政增收為政府擴大內需和增加公共服務提供了物質基礎,1—12月,廣東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7267.70億元,同比增長8.2%。
就業形勢保持穩定。2012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67.5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68.5萬人、促進創業12.96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97.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48%,同比下降0.02個百分點。
投資消費齊發力
內需貢獻率超98%
構成內需的主體為投資與消費。首先,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連續7個月回升;其次,消費需求保持穩定,消費熱點頻現。同時,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
由于歐債危機仍在持續,美國等主要經濟體依然低迷,廣東外貿增長乏力。與前兩年相比,2012年廣東外貿增速明顯回調。1—12月,累計完成進出口總額9838.2億美元,同比增長7.7%;其中出口5741.4億美元,增長7.9%;進口4096.8億美元,增長7.4%。
廣東經濟得以持續企穩回升,主要推動力來自內需保持穩步增長。據省統計局初步測算,2012年內需對廣東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98%,廣東外貿依存度為109%,比2011年降低2個百分點。外貿依存度是衡量一個經濟體外貿比重的核心數據,廣東最高時曾超過180%。
構成內需的主體為投資與消費。首先,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連續7個月回升。1—12月,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307.53億元,同比增長15.5%,增幅比上半年提高5.4個百分點,實際增長13.8%。
其次,消費需求保持穩定,消費熱點頻現。2012年各月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在10%以上,比較穩定。1—12月,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2677.11億元,同比增長12.0%,比上半年回升0.4個百分點。
同時,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投資增長19.0%,高于整體投資3.5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長22.5%,民間資本進入市場的活躍度提升。
調結構力度加大
內生動力增強
首先,現代服務業發展較快,第三產業比重繼續提高;其次,高端先進工業產業發展較快,成為新經濟增長點;此外,粵東西北地區發展加快,珠三角一體化進程加速
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經濟增速回落之際,正是加大力度進行調結構的好時機。2012年,廣東繼續借助經濟周期波動和國際市場的“倒逼”機制,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內外需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得到增強。
首先,現代服務業發展較快,第三產業比重繼續提高。2012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增加值的增速分別高于整體服務業3.3個、1.7個百分點;1—11月,全省軟件業累計完成業務收入3983.2億元,同比增長24.0%.新型業態快速發展,快遞業務保持旺盛勢頭,全省累計完成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53.0%;3G移動電話用戶同比增長66.9%。
廣東產業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2012年,廣東現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5036.65億元,增長9.5%,占第三產業的比重為57.0%,占GDP的比重超過1/4,達到26.3%.2012年,廣東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5.0:48.8:46.2,第三產業比重比2011年提高0.9個百分點。
其次,高端先進工業產業發展較快,成為新經濟增長點。2012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幅(10.8%)高于規模以上工業2.4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23.3%)比2011年上升1.4個百分點。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3%,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47.9%)比2011年上升0.2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2651.41億元,增長12.0%,增幅比規模以上工業高3.6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2.1%。
此外,粵東西北地區發展加快,珠三角一體化進程加速。隨著“雙轉移”的深入推進和粵東西北產業發展新格局“落子”逐步到位,粵東西北地區工業化進程加快。2012年,粵東、粵西和粵北山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比全省高10.1個、8.4個和2.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