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方目光關注下,由“兩館兩期”改為“一館三期”、規模躍居世界第一的第104屆廣交會,將于今日在廣州琶洲國際會展中心隆重拉開序幕。在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素有中國外貿“晴雨表”和“風向標”之稱的廣交會,自然而然成為人們判斷經濟出口形勢的重要指標。
參展企業增加3620家
本屆廣交會分三期舉辦后,展覽總面積達111.5萬平方米,比上屆增加26.4萬平方米,增幅為31%.設標準展位55620個,比上一屆增加12961個,增幅為30%.共有22341家境內外企業參展,比上屆增加3620家,增幅為19%.展出面積、參展企業規模均創歷史新高。
其中,出口展區增幅較大,共設展位數54895個,展覽面積110萬平方米,共有21917家中國境內企業參展,比上屆增加3710家,增幅為20.4%.其中第一期參展企業7619家,第二期參展企業6516家,第三期參展企業7782家。
同時,本屆廣交會品牌展位大幅增加,展位數9994個,比上屆增加3603個,增幅56.38%,占總展位的18.2%.有1745家企業進入品牌展區。
進口展區規模維持不變
據介紹,本屆廣交會進口展區在A區4.2和5.2展廳展出,展覽面積1.5萬平方米,與上屆持平,共設標準展位725個。
共有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424家企業參展,其中包括4個最不發達國家的7家企業,比上屆減少74家。本屆進口展區采取國別館與產品區相結合的布展方式,設機械設備、小型車輛及配件、電子信息及家電、五金工具、建材及廚衛設備、原材料、日用消費品、裝飾品及禮品、食品及農產品等9個產品區。
參展企業數量排在前5名的國家和地區是:中國臺灣76家,韓國74家,印度48家,土耳其47家,馬來西亞38家。
據了解,本屆廣交會48個交易團將組織8000家國內專業買家到進口展區采購。
■鏈接
“一館三期”縮短會期
第一期10月15日—19日,展出“電子及家電類”、“五金工具類”、“機械類”、“車輛及配件類”、“建材類”、“照明類”、“化工產品類”等7個商品種類。設17個展區。進口展區繼續在第一期展出。
第二期10月24日—28日,展出“日用消費品類”、“禮品類”、“家居裝飾類”等3個商品種類。設16個展區。
第三期11月2日—6日,展出“紡織服裝類”、“鞋類”、“辦公、箱包及休閑用品類”、“醫藥及醫療保健類”、“食品及土特產品類”等5個商品種類。設17個展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