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7日,深圳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布吉所、龍崗所分別向平湖街道山廈實業股份公司、南灣街道南嶺股份有限公司、寶龍街道同樂股份公司發出3本歷史遺留違法建筑處理確認不動產權證。這是深圳市產生的第一批歷史違建處理確認的“房產證”,實現產業類和公配類多種類型歷史違建處理確認“零”突破。
2宗公配類歷史違建也有望“領證”
建市以來,深圳在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創造了現代城市建設與發展的奇跡,但經過多年高強度的土地開發,空間資源緊缺成為制約深圳進一步發展的瓶頸。面對這個難題,深圳開創了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兩大模式,而通過歷史違建處理確認,盤活存量土地資源,是深圳有效破解存量土地再開發難題的又一條路徑。
歷史違建(2009年6月2日前產生的農村城市化歷史遺留違法建筑,以下簡稱“歷史違建”)是城市高快速發展歷史背景下的遺留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深圳經反復調研論證,于2018年10月10日實施《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農村城市化歷史遺留產業類和公共配套類違法建筑的處理辦法》(以下簡稱《處理辦法》),正式啟動產業類和公共配套類歷史違法建筑處理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處理辦法》聚焦的是產業類和公共配套類歷史違建,而廣受關注的住宅類歷史違建并沒有納入《處理辦法》實施范籌。
第一批拿到不動產權證的3處產業類歷史違建中,平湖街道山廈實業股份公司洋坑工業區廠房為全市首宗確權給企業的工業類歷史違建;南灣街道南嶺村大龍山物流園廠房為全市首宗確權給原集體的工業類歷史違建;寶龍街道同樂股份公司辦公樓項目為全市首宗確權給原集體的辦公類歷史違建。
另外,龍崗區的2宗公共配套類確權項目也進行了受理并進入公示期,期滿后有望拿到全市公配類歷史違建第一批“房產證”。
“這3本‘房產證’的發放也標志著深圳通過歷史遺留違建處理確認工作來盤活存量土地資源的大幕正式拉開。”業內人士表示。
歷史違建并非都能拿到不動產權證
值得注意的是,歷史違建并不一定都能通過處理確認拿到不動產權證,等待它們的可能是不同的命運:根據《處理辦法》,深圳將對產業類歷史違建和公共配套類歷史違建采取安全納管,并以此為前提,依法拆除一批、沒收一批、處理確認一批,以拓展產業發展空間,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歷史違建處理工作沒有先例可循,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對于此次率先在全市完成3宗歷史違建確認工作并發證,龍崗區規劃土地監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市政府《處理辦法》出臺之前,龍崗區查違辦就先行啟動政策研究,迅速完善組織架構,并在第一時間動員部署,組織協調部門街道做好處理前期準備,組織四輪業務培訓,優化處理確權制度,為快速推進這項工作奠定了基礎。
“這項工作的工作量巨大。”上述負責人表示,歷史遺留違建處理過程中,需要審查的信息點有100多個,主要涉及建成時間、占用河道堤壩、地災防治、股東代表大會、承諾書、測繪報告審查、出具宗地圖、規劃審查、生態線審查、房屋安全質檢備案、消防驗收或備案等,各類報告相互之間存在數據邏輯統一關系,區查違、規劃國土、住建、消防等職能部門和各街道通力協作,同心協力解決測繪報告、消防報告、質檢報告、地災報告等多個矛盾問題。“不但成功處理確認全市首批產業類歷史違建,同時,針對歷史違建處理工作各項配套政策的瓶頸和堵點,積累了工作經驗,這些經驗也可為其他兄弟區所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