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影院普通用户转户区,日韩综合,欧美日韩成人电影免费看,欧洲精品激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首頁 > 要聞動態 > 部門動態

15名粵商向省長面訴“心聲” 降低企業融資難度 提升高端人才供給

時間 : 2023-07-05 10:16:12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當前傳統制造業企業登陸資本市場仍面臨不少困難”“建議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計劃”……7月4日,新一期粵商·省長面對面協商座談會在廣州召開,15名粵商代表就“堅持制造業當家,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議題,與省長協商座談,并結合行業及企業發展實際,談體會、提建議。

  廣東是制造業大省,傳統產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轉型升級關乎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大局。會前,省政協聯合調研組對全省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產業轉型情況進行調研,并形成調研報告。報告顯示,當前廣東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但傳統制造業企業“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問題比較突出,轉型資源要素支撐相對不足等問題仍存在。

  如何破解轉型升級“攔路虎”?會上,粵商代表建議,要從降低企業融資難度,提升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加大對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和對企業品牌建設引導支持力度等方面入手,解決制約企業轉型升級的難題。

  實施“金融希望工程”

  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廣東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的重要抓手。如何找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痛點?今年上半年,省政協聯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面向全省2217家制造業企業開展網絡問卷調查。問卷調查顯示,缺乏資金支持是制約傳統產業企業轉型升級的首要因素。

  轉型升級資金需求大、依靠企業自身資源和能力無法滿足,尤其對中小企業而言,資金需求更為迫切。因此調研組建議,實施“金融希望工程”,加大對有市場前景、發展潛力、轉型需求的中小企業融資無門檻支持,構建省市聯動政策性融資擔保推薦機制,探索“政府擔保+金融機構免責+企業免抵押”模式。

  同時,調研組建議設立傳統產業鏈升級融資專項資金,設立“轉型升級貸”,健全“數字貸”平臺,推廣“園區貸”模式,創新供應鏈融資機制,最大限度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廣東中海萬泰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高端石油勘探開發裝備制造的企業。面對企業融資難題,會上,該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許冠建議成立投資銀行或科創投資平臺,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租賃成本,助推企業高效利用融資租賃方式開展技術改造、設備更新和轉型升級。

  如何利用資本市場賦能制造業轉型是馬可波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建平關注的重點。他表示,目前資本市場向芯片及新能源等新興領域傾斜,對傳統制造業關注不夠,對傳統制造業企業審核標準高、要求多,建議政府協調有關監管部門,明確滬深主板定位,公布清晰明了的審核指引或標準,并關注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需求,幫助傳統制造業企業找準發展方向,實現借助資本為轉型升級賦能。

  實施“三師”培育工程

  缺乏專業性人才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面臨的共性問題,表現在技能型人才缺乏和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高端人才“引不進”“留不住”兩個方面。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廣東華能達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華群坦言,人才不足制約企業高質量發展,也是經濟相對落后地區普遍存在的問題。

  基于此,調研組建議支持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與廣州、深圳、港澳等地區合作探索建立“科創飛地”等,解決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高端人才和其他高端資源稀缺的問題。

  針對高技能人才普遍不足的情況,調研組建議,實施“卓越工程師”“先鋒設計師”“首席工匠師”三師培育工程,將三類人才項目納入職稱評審“直通車”遴選評審范圍。

  許冠建議,由政府牽頭職業院校、行業協會、制造業龍頭企業等三方構建現代學徒制培養會員制平臺,培養符合市場需求、實操能力強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湯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透明工廠總經理張學榮則建議,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和人才發展規劃,進一步加強和科研院所、高校合作,通過提供獎學金和助學金、推廣行業認證和職業培訓、創立示范基地和實踐平臺、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等方式,培養高素質的制造業人才,更好促進傳統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

  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知識產權保護是多位粵商代表發言時提到的關鍵詞。如何從政府、政策層面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降低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維權成本?

  會上,廣東歐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李小平建議,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計劃,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和納入計劃的重點中小企業實施重點保護,支持中小企業通過創新形成獨特競爭力。同時實施中小企業質量提升和品牌建設工程,完善企業提升品質、打造品牌的扶持政策,支持一大批中小企業實施產品對標、提標改造和品牌建設,把企業市場競爭重心轉移到提升質量溢價和品牌效應上來。

  “互聯網上的知識產權侵權,對我們傷害非常大。”以純集團董事長郭東林希望政府加強對企業品牌的保護力度,通過完善法律法規、主動實行對侵犯品牌合法權益行為的打擊、優化品牌保護服務和保障措施、加強社會宣傳等方式,提升保護品牌水平。同時,完善對企業聲譽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幫助企業應對侵害企業聲譽的行為,保護和提升合法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廣州立白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凱旋在發言時建議,政府加強對傳統產業的統一監管,對劣質、山寨雜牌產品進行專項整治,尤其對網絡平臺銷售產品加強監督管理,對侵權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為企業營造公平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