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所里的幫助和培訓,讓我恢復到現在的狀態。”曾是網紅歌手的葉某此前因吸毒被送往廣東省三水強制隔離戒毒所戒毒。解戒后的他在老家開了一家燒烤店,并組建了一支自己的樂隊,生活格外充實。
這是廣東司法行政戒毒系統著力推動教育戒治工作提質增效的一個縮影。作為全國禁毒斗爭的前沿陣地,廣東充分發揮戒毒職能作用,以強制隔離戒毒工作為主陣地,全鏈條推進毒品治理工作。
據省戒毒管理局消息,目前全省收治強制隔離戒毒所已全部建成全國統一戒毒模式,配備“五中心”專業人才2300多人,累計與地方禁毒、鎮街等有關部門合作建立社區戒毒康復指導站222個。
檢察官駐所監督執法環節
吸毒人員是毒品問題的直接受害者,戒毒工作難度大、時間長、專業要求高。
為強化從入所銜接、所內戒治到出所幫扶“一條龍”的戒毒鏈條,廣東以全國統一戒毒模式為指導,打造集強制隔離戒毒、戒毒康復、支持指導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延伸幫戒為一體的戒毒工作格局。
如何破解病殘戒毒人員收治難題?廣東建成病殘戒毒人員專門收治場所——省四戒所,并在佛山市中醫院三水分院建成了戒毒人員專用病床,全省各收治單位全部加入公立醫院醫聯體和專科聯盟,確保做到病殘戒毒人員依法“應收盡收”。
此外,今年2月,廣東省戒毒管理局聯合省檢察院,分別在省三水所、省女子所舉辦司法行政強制隔離戒毒檢察監督試點單位檢察官辦公室揭牌儀式。目前,10個試點單位已全部實現檢察官辦公室揭牌及檢察官進駐,駐所檢察官將全過程監督戒毒人員收治分流、教育矯治、醫療救治、安全管理等執法環節。
分型分類開展針對性治療
“戒毒人員既是違法者,也是毒品的受害者,甚至還是病人。”省戒毒管理局教育矯治處負責人介紹,戒毒人員往往身體素質差,甚至可能存在諸多心理問題。
治病醫心,是戒毒工作的關鍵。近年來,廣東司法行政戒毒系統探索出一條中醫戒毒、所院合作、所地合作的戒毒康復治療新路徑。課堂教學、法制教育、藝術戒治、心理團輔……一系列教育戒治方式讓戒毒人員有了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底氣。
“中醫治療調整一段時間后,現在睡眠好多了。”省二戒所戒毒人員吳某說。省二戒所醫院干警介紹,醫院會對每一位入所戒毒人員進行中醫體質辨識,并根據辨識結果和不同毒品成癮的戒毒人員進行分型分類,有針對性地為他們制定戒治措施。
目前,全省共有14個司法行政戒毒收治場所設置了中醫科,另有7個場所通過所院合作等方式不斷提升中醫醫療能力和水平。
此外,廣東司法行政戒毒系統還對教育戒治工作進行了一系列創新嘗試:探索“慧動”運動方案,打造“觀省堂”教育品牌,實行“趣心促戒”……這些創新舉措不斷提升教育戒治質量,形成了具有廣東特色的教育戒治新模式。
為康復者提供免費技能培訓
日前,一場特殊的歡送會在云浮羅定市禁毒辦內舉行。這場歡送會是為首批前往省三水戒毒康復所就業生活的戒毒康復人員而舉辦。
就業難、回歸社會難、鞏固戒毒成效難是吸毒人員順利融入社會的主要障礙。去年7月,省三水戒毒康復所、羅定共建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站正式掛牌啟動,兩地利用各自職能優勢,為戒毒康復人員回歸社會搭建橋梁。
省三水戒毒康復所負責人介紹,所里為戒毒康復人員制定八個模塊、二十五項標準日常行為規范,幫助他們促進康復行為養成,同時探索組建自主管理會、興趣愛好小組、志愿服務隊等自主化管理模式。
與此同時,一些地區的戒毒所還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定制化服務”:省女子所開設了茶藝、家政、嬰兒護理等特色就業培訓項目;肇慶所設立“廣式點心制作”“潮式鹵味”“中式面點師”等4個專業技能考場,累計幫助2354名戒毒人員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在廣東,一大批解戒人員實現了“出所即就業”。